围观美国大选:另一场意料之外的选举
美国是一个高度重视选举制度和选举活动的国家,选举文化是美国民主政治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人们的记忆中,通过选举上台的总统,为了自己的短期政治利益,赤裸裸地攻击本国的选举制度,这恐怕是第一次。
11月7日晚,在美国总统选举投票已经结束四天后,民主党候选人拜登终于正式宣布自己的当选,这一场新世纪以来美国最激烈的总统选举,看似画上了一个句号。但是与四年前的选举一样,这又是一场充满各种意外、出乎人们预料的选举。专家错了,中文媒体错了,而美国的选举制度又一次意外地经受住了考验。
▲ 拜登与妻子在特拉华州威尔明的讲话舞台上拥抱。© 美联社
▌专家和民主党又错了
在2016年的总统选举前,美国的各种民意调查显示,特朗普几乎没有胜算的可能。当时志得意满的希拉里虽然在辩论中受够了特朗普的气,但是就选举结果本身而言,基本上没有把特朗普放在眼里,最后却输得鼻青脸肿。这一次,美国的各种民意调查机构又出错了。
在选举前的各种民调显示,拜登不仅在全国范围内一直领先特朗普至少五个百数比以上,在一些希拉里曾经输给特朗普的州(如佛罗里达州),民主党也表现出领先的优势。受到这些民调结果的鼓励,民主党乐观地憧憬,这次选举不仅能轻松拿下总统一职,还将在同时举行的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选举中大获全胜,掀起一股夺权的蓝色大潮。
▲ 根据Real-Clear-Politics网站的预测,拜登很有可能拿到大多数的选举人票,以明显的优势赢得2020美国总统选举。© Real-Clear-Politics
但是最终的投票结果表明,这些民意调查机构又错了。民主党憧憬的蓝色大潮不仅没有出现,他们在联邦政府中的控制地盘反而出现了萎缩。
经过四天的焦急等待后,拜登才以一些关键州几千张选票的极微弱优势获胜。在此前民调民主党领先的州中(如佛罗里达州),拜登依然输掉了选举。而且,在国会选举中,民主党不仅没有夺回对参议院的控制权,他们在众议院中的多数地位甚至被削弱。民意调查再次出现了严重的错误。
如果说对支持率的误判是民主党受到民意调查机构的误导,那么对于不同选民群体的支持态度,民主党自身也出现了误判。今年全美兴起的“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BLM)运动如火如荼,受到这种民权运动大潮的鼓舞,在选举之前,民主党认为相对于2016年,少数族裔会表现出对民主党更强的支持态度,拜登甚至在竞选中发出了“不支持我的黑人不是真黑人”的言论。但选举结果显示,特朗普在少数族裔中的支持度,甚至包括在个别地区黑人社区中的支持率,不降反升。民主党对于“身份政治”在少数族裔中的号召力,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误判。
美国的政治学研究,尤其是实证政治学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美国的政治活动尤其重视对选民立场和观点的分析,以此为政治领导人和政党提供决策依据,有时甚至会存在过于迎合选民口味的倾向。
但是这几年来,美国的民调机构不断地在像总统选举这样的问题上出现重大失误,这表明,即使在美国这样费尽心思想摸清选民心思的国家里,要真正掌握选民的态度也不是一件易事。用所谓自然实证科学的方法来分析预测社会现象,并且做到准确可信,这些专家可能还有许多需要提高的地方。
▌美国选举制度意外地经受住了考验
本次选举过程中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现象是,在任的美国总统公然赤裸裸地攻击美国的选举制度。
受新冠疫情影响,今年许多选民放弃了去投票站,采取邮寄选票的方式来投票,许多州也出台了便于选民通过这种方式行使投票权的规定。从鼓励选民参与、提高选举制度权威的目的来看,这本是一件大好事。
但是在两党的支持者中,共和党的支持者态度保守,对新冠疫情较不重视,更倾向于去投票站投票。扩大邮寄投票范围,显然将更有利于鼓励民主党的支持者参与选举,有利于民主党的选情。
特朗普对扩大邮寄选票使用范围的政治影响心知肚明,但是又不能将这些小算盘说出口,于是就宣称在邮寄选票的处理过程中存在大量欺诈现象,想法设法阻止各州扩大邮寄选票的使用范围。
邮寄选票的做法在美国的选举活动中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在新冠疫情爆发前,有些州的选举几乎完全是通过邮寄选票来完成的,在实践中也没有存在组织欺诈行为的证据。特朗普的这些指控,完全是空穴来风,他在自己推特账号上的一些言论,也被推特贴上了假消息的标签。
特朗普不仅通过散布假消息的方式来阻止邮寄选票的实行,还公权私用,为邮寄选票的活动制造障碍。联邦邮政局是邮寄选票的主要处理单位,在上半年联邦邮政局讨论重组和改革计划时,特朗普不断批评联邦邮政局工作效率低下,暗示其无力承担大规模邮寄选票的处理工作。但是特朗普提出的改革方案,却是压缩联邦邮政局的预算,甚至打算将其解体。这些“改革决定”也一度得到了由特朗普新任命的联邦邮政局局长的支持。
特朗普这样做的目的,不过是为了削弱联邦邮政局处理邮寄选票的工作能力,反过来抑制各州扩大使用邮寄选票的决定。但是面对各方的强烈反对,联邦邮政局最终表示,在本次选举结束后才会进行相应的改革。
选举过程表明,有近一亿名美国选民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寄出了自己的选票,联邦邮政局依然很好地完成了工作,这为特朗普在选举活动中散布的各种不实言论,又增加了一条新记录。
特朗普对美国选举制度的攻击,不仅限于针对具体操作层面,甚至涉及美国选举活动的惯例。例如,在美联社宣布拜登当选的消息后,特朗普不仅迟迟不承认自己的失败,反而在推特上发布消息质疑:“什么时候由媒体来宣布我们国家的选举结果了?”
在美国的选举史上,自从1848年以来,在美国的选举人团12月份正式集会从形式上选举出总统的最终人选前,就是由美联社来宣布美国总统的选举结果,早已形成惯例。这也是为什么当美联社宣布拜登当选后,美国国内的大多数机构和民众都承认拜登已经当选,各国政要也发来贺信,相当于已经承认了拜登当选的合法性。特朗普故意装傻,不过是在败选之后的搅局行为罢了。
▲ 福克斯新闻判定的选票结果。© 福克斯网
美国是一个高度重视选举制度和选举活动的国家,选举文化是美国民主政治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人们的记忆中,通过选举上台的总统,为了自己的短期政治利益,赤裸裸地攻击本国的选举制度,这恐怕是第一次。
虽然这次特朗普终于将让出美国政治的第一把交椅,但是他对美国政治制度的伤害,短期内不会消失。实际上,他的一些铁杆支持者们,的确也在附和着特朗普的这些不实指控,为美国未来的政治走向,留下“不祥”的伏笔。
在选举正式举行前,特朗普这些肆无忌惮的煽动言论,还有其支持者耀武扬威的示威行动,让整个美国社会处于一种紧张气氛中,再加上“BLM”运动中一些打砸烧抢现象,人们仍心有余悸。美国一些大城市的商铺,为了防止选举后的骚乱,甚至加装了防护设置。
选举结束后,一些州迟迟无法完成计票工作,整个国家的选举结果一时没有定论。但令人有些意外的是,在这种扑朔迷离的状态中,整个国家的局面基本保持了稳定。除了特朗普依旧在推特上不断质疑选举的公正性、散布存在选举欺诈的言论之外,其它各方势力,尤其是受到共和党控制的联邦和州的各种政府机关,都保持了高度的克制。即使是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们,也基本上采取和平抗议和提起法律诉讼的方式,没有采取过激行动。
当以美联社为代表的美国主流媒体最终宣布拜登当选后,虽然特朗普一直不承认接受选举结果,还反复声称是民主党人通过选举欺诈行为偷走了自己的胜利,但是包括副总统彭斯在内的其它共和党领导人,都没有公开附和特朗普这些阴谋论。这次选举让美国选举制度的权威再一次得到了彰显。可如果再来一次折腾,美国的选举制度是否还能经受得住考验,就未可知了。
▌中文媒体又错了
投票刚结束时,中文媒体出现了一股“特朗普又要当选”的狂欢潮,似乎再次显示了美国选举制度和美国选民的不可理喻。随着计票的推进,拜登逐渐领先,中文媒体又响起了各种惊呼声:“老拜登居然能后来居上!选情真是一波三折!”
但是本次选举的发展进程,大概没有脱离美国各种研究机构和主流媒体在选举前的预测:在选举初期,因为投票站的选票将最先得到统计,所以特朗普会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但随着计票活动的推进,当之后统计邮寄选票时,拜登的支持率将上升并反超;此时特朗普将会宣称存在选举欺诈的现象来搅局。
其后的事态发展基本按照这个“剧本”上演的。虽然这次美国的民意调查机构又出现了误判,但是这些误判是针对拜登和民主党领先优势,而不是对谁将具有领先地位的误判。计票过程显示,拜登从一开始就处于领先地位,根本没有什么后来居上、反超的过程。或许正是因为拜登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并且优势不断扩大,这才使得他一直号召选民要耐心等待,与特朗普的焦躁反应形成强烈反差。
中文媒体的这些误判甚至不符合事态发展的意见潮流,这可能是因为中文媒体的政治立场影响到了对事实的判断。
在中文媒体世界,尤其是中文网络媒体世界中,关于美国选举的信息,很多来自在美华人操办的各种网络媒体。特朗普的一些政策,其实比较符合在美华人的“口味”。例如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涉和管制;鼓励民众通过自己的奋斗而不是政府救济来实现自己的抱负;降低对黑人等少数族裔的优待政策,让不同族群的公民可以在一个层面上公平竞争。
相应的,在美华人操办的这些网络媒体,会有意无意地会流露出对特朗普的支持态度,将一些有利于特朗普的信息传递回国内,使得国内在这些有偏见的二手信息流中,形成特朗普在美国依然很得民心、胜券在握的错觉。
另一种有可能影响中文媒体判断的现象是,特朗普在美国政坛上的存在以及他各种哗众取宠的作为,即使在普通美国人看来,也是美国政治功能紊乱的表现。特朗普越得势,在中国这些“吃瓜”旁观群众看来,是美国的政治制度病得越重的证据。如果特朗普还能够继续当选连任,这似乎可以证明美国政治制度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出于这种幸灾乐祸的心理,中文媒体可能会倾向于传播特朗普“无人可挡”的信息。
中国对美国信息的误判不是第一次。近两年来,中美两国从贸易战到全面对抗,紧张关系不断升级,中文的媒体甚至中方的专家,都曾经做出过许多错误的判断。这些误判可能与中文媒体世界总是存在着各种偏见且失真的信息有关,最终影响到了从决策者到普通民众。这次中文媒体关于美国总统选举过程的失真描述,可能只不过又是一个例子罢了。
点击关键词,阅读更多文章
境外观察:美国“废警”|日本垃圾分类|法国养老金改革|日本如何应对医闹|学科鄙视链|民族主义|德国留学|日本偶像文化|京都动画纵火案|重建巴黎圣母院
公共理性:舆论生态|高校自主裁量权|“媒体失声”|“公信力危机”|完美受害者|批判“鲁性”|看见普通人|“政治性抑郁”|白左|微博热搜|中国医院